- 柳曉明;段學慧;
馬克思恩格斯從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出發,深入分析以自由的聯合勞動取代孤立分散的個體勞動的歷史必然性。列寧斯大林通過共耕制與集體農莊等方式對社會主義制度下農村集體經濟運行模式進行摸索。新中國成立后,我國不斷探索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具體方式,并在此過程中深化對集體經濟思想的認識。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針對新時期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提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繼承與發展了馬克思主義農村集體經濟理論。在實踐中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充分保護農民意愿與利益訴求,進一步提升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水平。
2020年05期 v.22;No.106 1-8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744K] [下載次數:48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22 ] - 徐益亮;
"獲得感"的語義重心在于主體實實在在的"獲得"。農民"獲得感"關系到人民群眾獲得感的總體水平,沒有農民的獲得感,就沒有全體人民的獲得感。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兩山"理念是保持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有機統一的新發展理念的生動詮釋,為提升農民"獲得感"提供了科學指引和保障。用"兩山"理念提升農民獲得感,要大力發展綠色生產力,推動農村發展,著力夯實農民獲得感的物質基礎;要加強價值觀念引導,培養農民科學獲得觀,為提升獲得感創造精神條件;要鼓勵誠實勞動,在建設美麗鄉村中,激活農民獲得感的內在源泉。
2020年05期 v.22;No.106 9-13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903K] [下載次數:22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16 ] - 韓亦菲;王宇翔;
精準扶貧的相關重要論述是精準扶貧方略的重要內容。精準扶貧方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構成部分,是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脫貧攻堅實踐相結合的最新重要理論成果。這一成果有著深厚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基礎,從"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出發,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遵循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則,運用社會主要矛盾原理解決貧困問題,體現著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規律。圍繞老百姓關切的諸多問題,力圖破解"二元結構"、堅持"三位一體"、增強"四個意識"、提出"四個切實"、實施"五個一批"、注重"六個精準"、實現"兩不愁三保障"等等,為中國扶貧工作的創新發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新策略,對于世界貧困問題的解決既有理論引領作用,又是實踐行動指南,為破解人類貧困難題提供了中國方案、中國智慧,具有前所未有的時代意義。
2020年05期 v.22;No.106 14-19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064K] [下載次數:165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17 ]
- 戴文磊;張士杰;李天琦;
基于2002—2017年安徽省市、縣的人口與經濟指標數據,利用灰色關聯模型、人口-經濟增長彈性、地理集中度和耦合指數模型,分別從人口結構、區域人口與經濟發展空間演化特征及耦合協調性兩個維度,系統分析人口與經濟的協調發展關系。結果表明:人口年齡、文化結構與經濟發展存在較高的關聯性,而人口產業、城鄉結構層次方面對經濟的影響弱于前兩者;從人口-經濟增長彈性來看,總體上經濟增長對人口增長的拉動作用較弱,皖北、皖中、皖南人口-經濟增長彈性依次遞減;從人口與經濟分布的空間演化特征來看,人口、經濟二者的地理集中度具有顯著的趨同性,在空間布局上總體呈"北高南低中部突起"的分布態勢,人口集聚與經濟集聚相協調的區域在縮減,核心城市經濟集聚效應加強,但對人口吸附作用不明顯。
2020年05期 v.22;No.106 28-35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967K] [下載次數:88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27 ] - 張淑英;鄭靜靜;水寶山;蔣郁文;
農業公司產品供應鏈在采購、生產、加工、儲存等方面的不確定性因素多,供應鏈關系的建立對該類公司長遠發展至關重要?;谂c主要供應商這一外部利益相關者的視角,以2011—2018年滬深兩市農業上市公司為樣本,進行實證檢驗發現:供應商集中度越高的農業上市公司越傾向于持有更多的營運資金,營運資金管理績效越差;與國有公司相比,民營上市公司的供應商集中度與營運資金需求正相關關系更為明顯。增加高管薪酬的內部治理機制可以有效抑制供應商關系對營運資金管理績效的負向影響;大股東占股比例高會顯著削弱民營公司供應商集中度與營運資金需求的正相關關系,顯著強化國有公司兩者的正相關關系;獨立董事比例及監事會規模對兩者關系不存在影響,但董事長兼任總經理會顯著增強供應商集中度與營運資金需求的正相關關系。
2020年05期 v.22;No.106 36-46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499K] [下載次數:82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30 ] - 張艷新;劉宇鵬;張英健;石曉雨;李彤;
在當下經濟迅速發展的時代,疫情之下,人們越來越關注飲食營養,尤其是乳制品的營養健康,河北省作為一個人口消費大省,研究河北地區居民乳制品消費意愿影響因素有利于為乳品企業調整消費導向提供理論依據,便于企業對自身生產情況及時作出調整,進而惠及居民,對于改善居民膳食結構,提高廣大消費者的營養水平等具有重要的積極作用。采用ISM因素模型分析方法探究影響河北地區居民乳制品消費意愿的重要因素,得出結論:產品質量、產品類型與加工工藝,是影響河北省居民乳品消費行為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因素。最終根據結論提出將把HACCP控制體系作為一個基礎,在此之上,努力提高乳制品的質量和安全,研發新型乳品加工工藝,創新乳品種類等對策。
2020年05期 v.22;No.106 47-52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669K] [下載次數:50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17 ] - 王碧麒;曾光;
集聚經濟是影響區域產業績效的重要因素?;谥袊I企業微觀數據,實證分析集聚經濟及其空間溢出效應對農副食品加工業績效的影響。研究發現:農副食品加工業存在正向空間自相關,鄰近地區的農副食品加工業績效相互促進;專業化對本地農副食品加工業績效具有先促進后抑制影響,多樣化則具有先抑制后促進影響,并且專業化存在負向空間溢出效應,而多樣化的影響局限于本地;分區域而言,專業化在東部地區存在本地擁擠效應,且中部和東部地區的地級市面臨著周邊地區專業化形成的擁擠效應,負面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波及鄰近地區,多樣化在西部地區和東部地區的影響只局限于本地,在中部地區具有一定的輻射帶動作用。
2020年05期 v.22;No.106 53-59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527K] [下載次數:12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17 ] - 邢慧斌;張蕊;
共享經濟為民宿行業提供了資源整合和服務共享的平臺,使旅游者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感知體驗。為了研究在共享經濟的背景下,游客感知視角下我國民宿行業發展所遇到的問題,以具有代表性的麗江民宿業為案例,選取游客在"去哪兒網"關于民宿感知的400條有效網絡評論,在運用內容分析法對麗江民宿的在線評論進行詳盡分析的基礎上,建立游客對民宿房源、服務、房東、心情等方面的感知維度。研究發現相較于標準化住宿,游客對民宿的感知與之相比既有相似性也有獨特性。在具體實踐中,民宿經營和管理者應結合游客的感知偏好,從加強基礎環境的打造、注重游客體驗、借勢情感營銷、活用共享經濟平臺4個方面改善民宿業的經營管理方式。
2020年05期 v.22;No.106 60-68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928K] [下載次數:123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11 ] - 陶霞飛;
住房問題是農民工問題的核心問題之一。21世紀以來,農民工群體的住房條件相比之前有所改善,然而其住房滿意度卻在下降。在澄清農民工和農民工住房問題概念后,基于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將農民工的住房需求劃分為5個層次,從住房需求提升和住房空間屬性轉變分析了家庭化流動之下的農民工的住房需求的轉型?;诂F有相關文獻和2017年流動人口動態監測調查數據,總結出流動群體迭代、流動模式變遷、社會網絡異質化、社會風氣變化等帶來的住房需求和住房期望的提升是農民工群體住房需求轉變的重要原因?;谥饔^需求取向的農民工住房問題研究轉向勢在必行,相關社會政策也應該基于家庭化流動的特點,以家庭為單位,保障農民工家庭的基本權益。
2020年05期 v.22;No.106 69-76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778K] [下載次數:34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13 ]
- 陳娜;
政府支持、政策鼓勵、農民的致富追求等因素使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數量快速增長。通過對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歷經雛形時期、初始時期、壯大與轉型時期3個階段進行疏理,發現現階段已解決了傳統農業中長期存在的生產力低、產品競爭力弱等問題,目前主要的發展障礙在于管理能力弱、經濟效益受限、社會治理能力偏低等。分析了馬克思合作經濟思想、毛澤東合作經濟思想、鄧小平合作經濟思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作經濟思想中的重要論述深刻影響著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最后,介紹浙江省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制度建設、明晰產權關系、品牌化經營、多元主體合作等舉措,形成了顯著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2020年05期 v.22;No.106 77-83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748K] [下載次數:19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16 ] - 李志浩;朱榮瑞;
信訪是社會弱勢群體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重要的合法化途徑,是化解社會矛盾的重要機制。梨鎮政府在河道專項治理過程中依法拆除養殖戶的違規圈舍,引發了養殖戶的越級集體上訪。對梨鎮政府成功治理養殖戶越級集體上訪的實踐進行案例研究,可以為此類上訪事件的妥善解決提供一個研究范例。通過訪談法,對案例中的部分村干部、養殖戶、村民進行深度訪談和研究后發現:鄉鎮政府通過運用本級政府的治理資源,制定和實施合理的治理政策,獲得村莊層面的村民的支持,利用養殖戶自身有利于息訪的因素,能夠成功地化解養殖戶的越級集體上訪行為。養殖戶的息訪,促進了河道專項治理的成功。鄉鎮政府通過整合治理資源,能夠完成信訪治理和其他方面的鄉鎮治理。
2020年05期 v.22;No.106 84-92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900K] [下載次數:17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18 ] - 東波;劉同玉;
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的最新數據顯示: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 109萬,貧困發生率降至0.6%,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隨著現階段脫貧攻堅任務目標的逐步接近,中國步入后脫貧時代。然而,2020年絕對貧困消除后農村女性貧困問題并沒有終結,其文化知識的匱乏、權利的缺失、主體意識的欠缺、能力的不足等非收入形態的多維貧困依然存在。農村女性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主體力量,其面臨的非收入多維貧困問題不僅直接關乎其個人和家庭發展,也是返貧的潛在誘因,而且嚴重影響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谫x權增能視角,結合農村女性后脫貧時代貧困表現的新特征、新變化,賦權取向下消除、改變外部障礙,消解農村女性缺權狀態。同時,增能取向下,激發和加強農村女性內在潛能和能力建設,使之穩定脫貧不返貧。
2020年05期 v.22;No.106 93-99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847K] [下載次數:86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16 ]